第十三节_步步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高兴的是,我们有一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秘书队伍。我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向你们学习,学习你们每个人的优点,也学习着领导你们。你们是中坚力量,担子都压在你们身上,我是为你们服务的,跑腿的。有你们这支强有力的队伍,我这个副主任就很好当了。大家干好了,成绩是你们的。大家干差了,责任在我,是我这个当领导的能力差。可我相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工作是能够干好的,是能够让市委和其他部门满意的。希望大家跟我一样充满信心。”

        这话说得大家心花怒放。古长书之所以这样讲,是基于他对下属心理的准确把握。他来市委办这么长时间,秘书们都在暗暗思忖:这位新来的副主任究竟怎么样他是怎么看我们的我们在他的眼中价值几何古长书的这些话,就是对他们的一个正式答复。别看内容有点虚,但秘书们听起来心里温暖,会觉得领导看重他们了,也感觉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不敢马虎。你听听,“学习着领导你们”,多么生动的政治语言,多么伟大的谦虚谨慎

        古长书深知,秘书写得好不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也是正常的。即使他们出手的材料差一点,一般也能通过。古长书真正关注的,是他自己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让古长书这个名字大放光彩才行。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外面的议论越来越多了,连局外人的黄骏也打来电话说,听说市委班子有人事变动,李修明真要当副市长了,接替市委办主任的就是你古长书。不管消息是真是假,他作为分管秘书工作的副主任,必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能站得住脚,镇得住台。不能让下面的秘书们背地里看不起他,也不能让市委领导们说古长书不过如此。当然,既然市委有重用他的考虑,他就更要趁势前进了。他已经在副处级这个位置上转悠了好几年了,不能再拖了。对于从政的人来讲,市委办是一个直达官阶的黄金通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政治资源,只要善于开采和发掘,路就顺了,只是千万不能浪费时机。但必须每一步都走在阳光大道上。这才是正路。

        2.汪书记叫你陪他爬山

        终于有了一个小小的机遇。那天李修明对他说:“市委市政府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市长有一个报告,汪书记也有一个报告。市长的报告由市府办负责,汪书记的报告由你起草,这是汪书记的点名要你起草的。两个报告内容大抵相同,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市长的报告要具体一些,汪书记的报告要从全局上讲,宏观一些。这方面你知道。”

        古长书特别记住了,是汪书记点名让他起草的。看来汪书记是要看看他的笔底功夫了,是上边布置的大作业。不过,写经济类的材料是古长书的强项,自己是研究生毕业,以前写过不少经济论文和调查报告,路子很熟的。但古长书想知道领导意图,对李修明说:“汪书记对他的报告有什么具体指示吗”

        李修明看出了古长书的担心,说:“这样吧,你去跟他聊聊,看他是什么意思。”

        其实古长书并没急于去找汪书记,他必须做到自己心中有底。他用了两天时间进行精心准备,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提纲,稍稍一扩展就是一份正式报告了。他在报告中,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时,使用了大量新鲜的、以前未曾使用过的大胆提法。比如,“为求四平八稳而导致行为决策的固步自封”,“害怕改革失败而导致工作上的缩手缩脚”,“因为安于现状而导致思想上的创新不力”这些尖锐的分析,都直击了一些领导灵魂深处的病灶和隐痛。在未来的经济工作安排中,古长书这样写道:“金安市要发展,怎么发展我们既要提倡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要提倡冒险精神,提倡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提倡敢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虾的人。甚至还要提倡敢于失败,敢于犯错误。对于在改革实践中失败的和犯错误的干部,只要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营私舞弊,只要不是借改革的名义贪赃枉法,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对这样的干部给予保护。”“否则,我们年年在喊上台阶,迈大步,可年年都在左顾右盼,唯恐出事,闯劲都在各种担忧中丧失了,这样能上台阶,迈大步吗继续叫喊下去,虽说好听,但永远只能是一句好听的空话。没有大胆冲破阻力的行动,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叫喊的声音再大再响,都是骗人的。骗上级,骗下级,也在骗我们自己,骗得大家都高兴。可害的是谁苦的是谁害的是我们全市人民,苦的是我们全市人民。”他在写改进领导作风时写道:“我们要实行汇报责任追究制。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毛病,汇报成绩时夸大其词,说取得了如何了不起的经济效益;要资金时就拼命叫穷,恨不得把自己说得揭不开锅。一级哄一级的现象十分突出。有的地方能哄省长,哄省委书记,那么市里的就更敢哄了。今后汇报成绩,一律要进行检查核实。说谎话的,虚报的领导,一律从严查办,直至开除党籍。”

        古长书的语言象一把把刀子,充满了昂扬的政治激情。他在电脑上改来改去,直到他自己觉得可以了,才打出了一份清样。他把这份提纲送到汪书记手里时,心里确实有些诚惶诚恐,因为他拿不准汪书记的脾气,也不知道他讲话的风格。好的话能够通过,最坏的打算是被汪书记臭骂一通,然后责令他重新起草。

        提纲交上去两天都没有回音,古长书又不敢问汪书记看了没有。这期间有点时间空档,他抽空到工业局陈局长家里去了一下,拎了一些礼品,陪他坐了一个小时。陈局长在台上时,古长书从来没给他送过什么,退下来后给他送点礼物,也不会沾惹闲话。人老了,退二线了,以前巴结他的人也忘记他了,但古长书没有忘记他,抽空去看看,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却能送去一份温暖。退下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关怀,他们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古长书说,有空就过来陪陪你。陈局长就很感激,不停地念叨说,“古长书情长啊。”

        那天古长书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汪书记突然敲门进来,依然是板着面孔说:“陪我出去一趟。”

        古长书来不及反应,连忙把文件收拾好,夹上随身携带的小包,就跟着汪书记出门去了。他也没问到什么地方去,出去干什么,有哪些人,需要准备什么,他不敢问。走过去之后,汪书记的司机在过道上等候他们。三人就下楼上车,车子一溜烟开到了市郊外面的山脚下停下来。古长书很惶惑,问:“到这里干什么”汪书记没回答,司机说:“汪书记叫你陪他爬山。他想散散心了。”

        3.狐假虎威和故意彰显

        到了山脚下,司机在车里看书,汪书记就和古长书顺着小路往上走。山大路小,比较荒凉,没有树木,只有一些并不茂盛的杂草,一些怪石从杂草中露出脸来,特别显眼。汪书记说:“长书,你起草的报告提纲我看了,有锐气。你所分析的问题真有这么严重吗”

        古长书说:“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许多人不愿开会,不愿听领导讲话因为都是老调子,都是好听的话,这些话遍布全国都适用。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必须根据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扎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讲成绩,讲问题,都要把话说到位。别说不痛不痒的话。”

        古长书发现自己话多了,不敢多说了,打住了。本来,古长书以为汪书记是要重点跟他谈报告提纲的,却没想到把话题扯远了。汪书记说:“你往下说,我在听。”

        古长书说:“在我个人看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常常说的那两个老问题:一是农民问题,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市民问题,下岗的太多,再就业是关键。先说第一个问题。农民问题,十多年来,年年中央和地方都要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我们一个市大约有三个多亿,前些年抓项目,重点扶持。可那么多钱撒下去,许多资金都不见影子了。有的农户投入了几千上万元,现在照样贫困。你看看,那些山里远天远地,离公路几十里的地方就只有一两家人户,土地又薄,不出粮食。他们信息特别闭塞,有的人就不知道现在总理是谁。这些荒山野岭,本来就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这种地方,继续投钱下去,他们还虽继续穷。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怎么办”

        汪书记说:“你说。”

        古长书说:“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各级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都没有彻底解决好。上面钱也给了,物也给了,政策也给了,可就是不管用。核心问题在哪里就是我们的执政水平上出了问题。在扶贫和就业上,我们没有自己独特的执政策略”

        这太尖锐了。汪书记反问一句:“比如扶贫,你说怎么办我要具体办法。”

        古长书说:“搬迁。用同样的扶贫投入,把他们居住的地方搬迁到公路旁边或附近镇上,重新给他们划分责任田。他们脑子就会慢慢活络了。人搬迁了,也没人在山上砍树当柴烧了。那些地方人迹罕至,就让它退耕还林好了。一举两得。这样的话,搬迁一户是就解决了一户的问题。扶贫资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