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就不能不请俺师父到馆子里去搓一顿,但同时又会为招待费犯愁。俺先跟老爸打招呼,为俺师父接风自然就是他的事了,俺这可是在为你们精打细算哪”
他的这种苕话虽然实在,但在这种场合下讲出来却很不合时宜.他不但将我们的穷家底完全暴露在客人面前,而且也会使客人因此而尴尬。于是,我开玩笑道:“你呀,这种话应该在事后个别跟你老爸讲,让他在拨款时多照顾我们一点就行了,怎么能当着施老前辈的面讲这种话岂不是让我们在施老前辈面前丢面子么”
施老笑了,说道:“这有什么丢面子的文教战线经费紧张在全国基本上都是如此,困难虽然是开玩笑,却反映了当前的现实。你批评他讲话不太注意场合,其实,我喜欢并看重他的正是他的这种率真耿直的性格”
谢书记说:“困难之所以在这种场合讲这种不该讲的话,不光是开玩笑,也是想趁机在我面前为他们局叫穷,打的是歪主意”
他讲这种话,既是为困难辩解,也是在为我们解围。听了他的话后,大家一个“哈哈”便不再尴尬和难堪了。为了挽回面子,我说:“我们经费紧张不假,但也不致于连几餐饭也请不起吧对象施老前辈这样的贵客来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不会亏待的”
谢书记说道:“好了好了,你们在施老的面前给我这个地委书记留一点面子吧你们文教战线会叫经费紧张,又有哪条战线不叫经费紧张的你别说得那么可怜巴巴的,什么砸锅卖铁也不会亏待施老你们文教系统用在请客的经费还少吗告诉你,施老是我们地委和行署的贵客,我们才不让他到你们文教体育局受委屈呢”
谢书记的话已经将我们带出了尴尬的境地,不能再就经费问题纠缠下去了,否则对客人和东道主都难以下台。于是,我有意转移话题,对施老问道:“施老,你们真的打算到我们临江来投资建厂”
施信周应声道:“是的,我们决定要来临江投资建厂。因为临江处于南北交汇之地,交通极其便利,中草药资源丰富,若能在这里建厂,市场远景会不错的”
我说道:“如果施老能到临江来投资,那真是太好了不但对促进临江的经济发展大有帮助,而且还可以经常聆听到施老对我们地区的武术发展的意见”
谢困难听了我的话,忽然上前拉着施老的孙子施小明的手,对我说道:“俺师父听说临江要承办全省武术运动会,已经答应让小明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我和林主任立即叫道:“那真是太好了”
施老说:“我之所以将小明留下来,主要是想让他先熟悉一下临江的环境,为我们三剂堂药业集团在临江投资建厂作些前期准备,既然困难非要小明助他一臂之力,那就只有让他抽空给困难当当参谋了不过,他可不能把时间都耗在培训班里,我们在临江建厂的许多前期工作还得由他来做。所以,你们也不要对抱太大大希望”
我说:“你们在临江投资建厂是大事,当然应该以这件大事为主,只要小明同志人在临江就好办,困难就可以经常同他商量。假如施老前辈有空能抽出宝贵时间顾问一下我们培训班的事,那就更理想了”
施老说:“我在樟树那边还有一大摊子的事,不可能经常来临江,即使偶尔来看一看,也不能呆得太久。当然,只要我在临江,帮困难出出主意是不成问题的。我虽然不能挂顾问头衔,但可以帮你们找一个比我更适合人来当这个顾问。这个人就是你们地区新丰县接驾渡镇的让紫良老前辈。他既是困难的师爷、也是我的师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当今的中国武术界不是数一的也是数二的人物。如果他能出山,不但对困难的帮助将会很大,而且对临江地区的武术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谢书记一听,对我问道:“我们地区还有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你们在搞武术普查时为什么没有发现”
武术普查是由林主任主持的,我听到谢书记的质问后,下意识地朝林主任看了一眼,见他面有愧色,便主动承担了责任,说道:“是我的工作做得不细”
施信周大概是见谢书记有些不快吧,忙插话道:“这也难怪,让老前辈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是当今社会的一位少见的隐者,如果不是他的至交,要想知道他的身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与他保持联系,是因为我既是他的徒弟,又是他的忘年交。真的,至今我仍认为,能成为他的徒弟和朋友,是我的荣幸。”施老说到此,显得十分激动。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他是我所知的中国武林界的一代宗师。我同他结缘,还是四十年前的一次奇遇”
接着,施信周便绘形绘色地讲起了他跟让紫良老先生第一次见面的故事
那是1940年初秋一天中午。
樟树施氏“三剂堂”药坊一片嘈杂。大堂正面高高的柜台里,五六名药师正在紧张地照方拈药称药;大堂两侧的厢房里,是药坊为病人开设的诊室,每间诊室里至少有两名医师在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把脉开方。诊室门外的长条靠背椅上,坐着排队等待看病的病友及等待拿药的顾客。病人的呻吟声、招呼声、道谢声以及医师和药师的送别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既繁忙又热闹,呈现出一片兴旺的景象。突然,一个膀乍腰园的莽汉从门外闯了进来,迳直来到柜台前,将一只榔头般的拳头往柜台上一捶,大声叫道:“掌柜的,跟我来八两人参”
当值的伙计一见他的这种横蛮的模样,十分厌恶地说道:“要买人参也得到账房先生那里先把钱交了,交了钱再来称人参就是了”
莽汉再次用拳头在柜台一捶,说道:“老子的这只拳头就是钱我就用这个拳头当八两人参,快点,老子可是等着人参去救命哟”
柜台里的当班一见他的这副架式,知来者不善,一面上前应付,一面示意伙计赶快进去通知老板和护院的武师前来处理。
这个莽汉是成心前来闹事的,一见当值的对自己采取这种拖延的办法应付自己,实则是去搬兵的做法非常反感,又将柜台使劲一捶,叫道:“快点,我是等着人参去救命的,人要是死了,我就把你们的三剂堂一把火烧个精光”
不一会,施信周的父亲施智平带着施信周和几个护院的武师来到前堂。施智平十分清楚,敢到三济堂来撒野的人,一般都有相当的背景,至少也应是某个黑社会组织的成员,他既敢出头,必然是有备而来。要想不将事情闹大,最好的办法是能和平解决,自己损失一点银两将来者打发走,从而息事宁人。他十分清楚,如果采取强硬的办法驱赶来者,虽可逞一时之快,但从此便会与其结下梁子,其后果将难以预料。为此,施智平上前对莽汉抱拳揖礼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怎么称呼”
莽汉朝他瞟了一眼,然后大声叫道:“别噜嗦,快将人参交给我吧,我正等它去救命呢”
施智平不气不恼,继续说道:“人参乃大温大补之品,虽能救命,亦可毙命。就算先生家中确实有人身罹重患,也用不上半斤人参呀。人参的用量,一般不宜超过三钱,多也不能多至五钱。敝店一向以治病救人为已任,先生既然是为了用人参救命,本店就无赏赠送上好人参一两”
可是,莽汉并不买账,又将柜台猛然一捶,说道:“半斤人参一钱也不能少。你不是怕我拿不出银子吗那就拿斧子来吧,我将这个拳头砍下来押在你们这里”
施智平好语相劝:“治病救人是我们医家的责任,哪有用斧子砍顾客的手抵债之理”
大汉道:“既然你们不让我留下自己的拳头抵债,那就将人参拿来吧等我们试用过之后再给你们付款”
施信周年轻气盛,见这个家伙胡搅蛮缠,气愤地对他说道:“我看你不是来买人参的,而是存心来找岔子的,再不走人,别怪我们不客气”
莽汉说道:“你们已经很不客气了,还想怎么样”他说着,突然抓起柜台上的一杆天平枰使劲往地上一摔,“老实告诉你们,今天你们若不将半斤人参乖乖给老子拿出来,你们就别想做生意了”
施智平已忍无可忍了,对莽汉说道:“这位先生,你若是想来敲诈勒索,那可就打错算盘了”说罢,他对几个护院的拳师道,“将这尊菩萨搬出去”
莽汉见此,忙对大门外喊道:“三剂堂的人要打死人啦,救命哪”
他的喊声未落,从大门外突然涌进十多个提刀携棒的人,又喊又叫:“三剂堂的杂种们,谁敢欺负我们老大老子们跟他拼了”
三剂堂的护院家丁立即挺身而出,站到施智平的面前,准备应战。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大堂侧面一张靠背椅上等待药师拈药的四十来岁的人突然站了起来,对施智平说道:“施老板,你既然不要这位壮士的拳头,我要了”
他的话立即引起大厅里所有人的注意,不论是前来看病拿药的人,还是三剂堂的人,抑或是莽汉本人以及前来为其助威的打手们,都将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此人虽然个子不高,身体也不象莽汉那样健壮,但是他的两眼却异常清明,神采四溢。他的目光就象是两道闪电,如果你敢跟他对视,保证不到一秒钟,你的眼睛就会有一种烧灼感,使你不得不避开它。此人走到莽汉跟前,朝他的拳头看了看,说道:“你这拳头不错,够一只狼狗吃上一顿,我要了不就是半斤人参的价吗值。”他说罢,从一只大皮箱子里,取出一锭银子,放到柜台上。接着对施智平说道,“帮我给这位壮士称半斤人参,再帮我拿一把斧子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