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
朱毛苟一听,脸刷地变得通红,他对我骂道:“你这个家伙,在小字辈面前说话注意一点好不好
让明山对我们的这种“黑话”自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自作聪明地问道:“朱伯伯怎么能这样讲,你以前喜欢穿旧衣服是坚苦朴素嘛,这有什么丢面子的”
听了他的话,我和朱毛苟夫妇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袁桂花笑罢,对我骂道:“你这个歪嘴和尚,还是那个德性,一张口就是邪气”她说罢,朝我看了一眼,问道,“听人说,昨天谢书记的秘书将陈富田的那帮喽罗打得一塌糊涂,听老朱说,他很可能就是老谢的小儿子,他今天怎么没跟你们一起来听乡亲们说,他不但口才好,而且理论水平也高,还非常同情老百姓,愿意替有冤屈的老百姓打抱不平,是真的吗”
我点了点头。
她又问:“他怎么不跟你一起来”
我说:“他被派出所带到县里去询问取证了”
朱毛苟一听,大声说道:“你怎么也相信他们的鬼话什么询问取证,完全是变相拘留,这是阴谋不行,得赶紧让他们放人。”
“是呀,新丰县邪得很,小谢被他们带走,一定会吃亏的”袁桂花说,“得赶紧打电话告诉谢书记,要地区出面,让他们放人。要是晚了,小谢是会吃大亏的”
我便将谢书记的意思告诉他们,要他们不要太担心。
朱毛苟听了,说道:“这个谢东山,还真沉得住气既然他本人都这么讲,我们也就用不着干着急了”
袁桂花听了朱毛苟这样一说,似乎也放下心了。她说:“谢书记就是比一般人站得高、想得远”
朱毛苟似乎不愿意让老伴陪我们闲聊下去,大声说道:“好了,大家别都在外面这么站着,还是进屋去聊吧老袁,你赶紧去准备饭菜吧,今天一定要陪老白痛痛快快地喝几盅”
我们边说边笑,走进他们家的客厅。
一进屋,袁桂花就对我问道:“老白,你该没有脱旧换新吧”
我说:“我又不是手枪队的队长,哪有这种胆量”
朱毛苟和袁桂花都笑了。只有让明山听了我们之间的调侃,就象是听到外星人之间的对话似的,用一双傻乎乎的大眼望着我们,既感到莫明其妙,又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礼节性地陪着我们傻笑。
就在我们发出由衷的笑声的时侯,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各举着一支玩具手枪从楼上跑了下来,来到我们面前,用枪指着我们,稚气地大声叫道:“把手举起来我们是游击队的手枪队,不投降就毙了你们”
袁桂花立即对他们吼道:“别闹了,快喊爷爷、叔叔”
看到两个小不点的举动,我们都笑了起来。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是朱毛苟的孙子或外孙。也许是受到朱毛苟的战斗故事的影响吧,才在我们面前显示“手枪队”的“神勇”。朱毛苟对我摇了摇头,满脸笑容地说道:“这是老大和老二的孩子,调皮鬼。现在年轻人会享福呀,他们把孩子生下来后,好象完成了一件天大的历史使命似的,将孩子往父母身边一丢,就去过他们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了。结果是我们这些老不死的成了他们的保姆和丫鬟,累死累活不说,连一点养命钱也被他们刮得差不多了,可是还自我陶醉,说自己是在享受天伦之乐,人哪,怎么都是这样天生的一种贱骨头”
我说:“你呀,别在我面前显摆你们的天伦之乐了”
朱毛苟说:“怎么,你儿子和儿媳妇还没有给你提级呀”
听了他的这种鬼话,我一时还没转过弯来,不解地对他说道:“他们能给我提什么级”
让明山笑了,说道:“朱伯伯的意思是问你当了爷爷没有。”
我这才会过神来,说道:“那不是提级,而是降级。我的一百多块薪金,因为有了孙儿孙女后,只剩下不到四十来块了你说冤不冤”
“那你为什么说我是在你面前显摆我的天伦之乐”
我说:“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既端铁饭碗,又不受人管,未到离休年龄就早早地办了离休手续,躲到桃花园过起神仙般的日子”
给我们筛完茶的袁桂花听了我的话,说了一声“你这可是冤枉老朱了”后,本想再作一番解释,但被朱毛苟阻止了。他对妻子说道:“你快去弄饭呀,时间不早了”
袁桂花便对我们说道:“我去弄饭,你们聊吧”说罢,一手拉着一个小家伙往厨房走去。
袁桂花进去后,我便问朱毛苟为何这么早就办了离休他说:“我这不是离休,而是挂职休养。”
原来,他从朝鲜回国后,在荣军疗养院疗养了三年后,被分到江西省军区的一个军分区担任副司令员享受正师级待遇。“文革”时,他被调到另一个地区担任军代表,并兼任该地区所在县的县委书记兼县长,不久即调回军区。由于在这段时间里,遭到“造反派”的批斗和折磨,使他的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伤痛变本加厉,不得不在省军区疗养院疗养。七十年代中期,他考虑到自己的的老家接驾渡镇的中医力量比较强,特别是骨伤科很有名,他曾因该镇的中医医师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也是为了方便治疗和便于亲人对自己的照顾,所以决定回老家休养。组织经过慎重考虑,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批准他回乡挂职休养,并让袁桂花提前离休,以方便对他的照顾。由于他是抗美援朝战斗中的特级战斗英雄,又享受正师级待遇,所以省军区特拨两万元专用款,让其将老家的旧房子整修一下。当时的两万元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了这笔款项加上老婆的离休补贴,要想在农村建一套象模象样的房子是不成问题的。于是,他便干将原来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推倒重建。回来定居前,领导对他约法三章,规定到地方后,不得干预和介入地方事务,不得为自己的的家人和亲属以及朋友和老同事谋取私利。他和他老伴的工资由省军区定期通过银行转过来,医疗费实报实销。同时还规定在身体条件许可下,必须三个月回省军区过一次组织生活并汇报思想。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定,所以他回到老家后,待人接物和言行都十分低调,这也是他尽管回到了临江地区管辖的新丰县休养,但从不与我们联系的原因。而家乡的亲友和普通老百姓也只知道他是江西回来养伤的老革命,却不知道他同临江的现任地委书记和许多领导人都是老战友。所以也就无人上门求他帮忙
朱毛苟讲完自己离开临江后的大致经历后,突然对我们问道:“你们这次到我家里来,不可能是专门来看望我的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