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尾声
第(1/3)页
一年半后的一个下午,我在学校的bbs上,无意中发现一条五个月前的旧帖。标题用黑色的粗体字写着:“不顾一切寻找中国学生赵玫”
打开帖子,正文非常简单,只说让本人或者知情人看到帖子尽快联系,下面是邮箱地址和联系电话,最后的署名是程睿敏。
这个名字我还记得,两年前的北京首都机场,温柔平和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
我望着题目呆了好半天,才想起那段时间我人在希腊,所以没有看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事后竟没有一个同学提醒我再琢磨一会儿我明白过来,从来维也纳音乐大学报到注册的第一天起,我一直用的都是英文名字“ay”,而帖子上显示的,却是拼音“ei”,大概留意到这个帖子的人,都没有把这个名字和我联系在一起。
我迅速关上帖子,打算忘记这件事。以往的一切,我再也不想沾上半点关系。
但那天后来的几个小时,无论我做什么,不管看书还是练琴,眼前总是晃动着那触目惊心的几个字。
不顾一切。
我敲着琴键犹豫很久,还是回到计算机前,按照帖子上附的地址发了封邮件给程睿敏。
他的回复快得出乎意料,第二天我就收到回信,却是一封空白的邮件,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网站的链接。
点进去,是chinaren的同学录,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迎面看到孙嘉遇的一张黑白照片,下面竟是他于五个月前因胃癌去世的消息。
主贴里说:在离开乌克兰前就已经发现病情,回国后进行第一次手术,打开腹腔二十分钟即行缝合,因为不再有切除病灶的必要,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发帖人就是程睿敏。
他在最后总结:世间最痛苦的事,就是眼睁睁看着朋友或者亲人,在你面前一天天枯萎凋谢,你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创伤,终其一生不能痊愈。
而照片后面的跟贴,充满了缅怀的文字和十年前的老照片。
那些或站或坐的集体照中,少年时的孙嘉遇并不十分触目,和他周围的同学一样,眼神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