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志在千里(三千字章节求收藏,求推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轰炸机实际严格分组:只有两种。
战略轰炸机和战术轰炸机
所谓战术轰炸机,是某一种战斗机改进而来的小型轰炸机,具有成本低,技术水平要求低,驾驶员要求低,投弹成本极低,可以携带少量精确打击武器和对地远程武器
由于战术轰炸机部署难度很低,什么机场都能随意部署。数量庞大。所以极为适合在夺取制空权后,占据空中打击优势,打击零散目标
他们出动成本很低,反应能力很强。毕竟速度快,比无人机速度快。所以呼叫空中打击支援
普遍战术轰炸机都是改进版本二代机完成的,基本都不具备什么对空能力,他们雷达也基本都是对地扫描为主。依赖侦察单位获取目标攻击坐标。
而且可以下挂各种精确制导吊舱和电子战吊舱。提升作战能力,他们主要对地,不提供对空反击能力。尽一切所能降低成本,提升航程速度,不会配备远程相控阵雷达和光学探测能力。
战略轰炸机都是大型飞机,吨位较大。一次性可以携带大量弹药投放,但普遍速度慢。极少数超音速能力。大部分都是大吨位大航程亚音速。
而战略轰炸机吨位大,体型大,普遍0隐身能力。而且他们反射面积巨大,基本上2000公里外就会被发现起飞和移动。完全隐蔽能力,只有极少数战略轰炸机可以隐身。
战略轰炸机也区分中程战略轰炸机和远程战略轰炸机。
而H6K和H6N属于常规中距离亚音速中程轰炸机,也会被当做战略轰战机来用,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在伊萨贝拉市城外的新建好的大型空军基地跑到上等待起飞的6架H6K与一个中队战斗轰炸机FBC-1,已经整装待发,就等指挥中心下达起飞命令。
FBC-1也可以被视作是一款变种战术轰炸机,1988年12月14日15时27分首飞时间,这既是一架集歼击、轰炸任务于一身的飞机,又是供海、空军通用的飞机。一个机型两种属性,需要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又要有良好的自卫能力;既要有大的航程,又必须有良好的机动性;既要求有大的载弹量,又必须是武器的多品种。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支撑起我国海空防线重要的支柱力量之一。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还有联通生化危机世界后,得到了大量的新科技,新的材料等等原因,这些曾经的支柱力量也将面对退役的情况,老家大手一挥送到欧若拉大陆,来发挥他们最后的余热。
看着已经接近空军基地的护航战斗机,指挥中心下达了起飞命令。
在对方没有明显出现的强力对空单位的情况下,H6N和FBC-1或许不需要护航就可以完成轰炸任务,但是出于谨慎考虑,指挥中心依旧选择了最稳妥的作战方式,让一直负责高空侦查的乌鸡小队为其护航。
“H6N编队收到,立即起飞。”
“FBC-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