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情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许氏语气温和,眼底却藏不住自豪。
摊主看向林悠然,不由夸道:“一早就听说集上多了个卖粘豆包的摊位,不仅豆包软滑甜糯,还送糖稀。原来是许娘子家的闺女,模样可真俊!”
“您过奖了。”既是阿娘的熟人,林悠然便屈了屈膝,行了个晚辈礼。
“诶呦,这孩子,真惹人疼!”摊主笑呵呵地多夹了二两猪头肉,把三只吊炉烧饼塞得鼓起。
许氏连忙推辞。
对方直爽道:“妹子就别跟我客气了,回头带几个咱闺女做的粘豆包给老嫂子尝尝就成!”
许氏这才笑着应下。
母女三人拿着烧饼,坐到一家汤饼摊上。
宋代的“汤饼”不是饼,而是水煮面条、面片汤等各种带汤水的面食。
汤饼摊一般会放着长条桌和木凳,不管买不买吃食,都能坐下来歇一歇。
这边,母女三人刚坐下,煮面的小哥便送上三碗热腾腾的面汤。又是熟人。
许氏执意给钱,对方却推说只有清汤没放面,不肯收。
淳朴的乡野,满满的人情味。
眼前皆是和自己一般打扮的淳朴百姓,仿佛每个人都带三分笑意,走路也是慢悠悠的,在日头底下一歪,能歇上大半晌。
热腾腾的烧饼夹着切成薄片的猪头肉,咬一口,烧饼酥脆,芝麻爆香,卤过的猪头肉劲道弹滑……
林悠然突然爱上了这种生活。
回去的路上,林悠然帮许氏扶着扁担,林二丫在前面欢快地滚着车轮。
遇到熟人,好奇问上两句。林二丫瞧着顺眼的就会小声回答一句:“车轮子,阿姐买的。”和先前见了人就往许氏身后躲的模样相比进步飞快。
清水溪上有个独木桥,过了桥就是进村的小路。
林家的豆腐坊在小路北边,南边是银杏林,树林深处就是那个神秘的五进大宅院。
此刻,银杏林一改往日的安宁,突然多出数十个年轻汉子,正热火朝天地抡着板斧砍树。
许氏瞧了一会儿,心疼道:“怪好的树,怎么说砍就砍了?”
“树木太高,房子见不着日头,天长日久便会潮湿倒塌。”一个沉稳的声音回答道。
许氏吓了一跳,猛地一转身,看到一个高大俊朗的郎君不知何时出现在小路上。
正是赵惟谨。他穿着绯红的官服,骑着雪白的健马,似是刚刚下衙。
村里早就传开了,这位是个什么“节度使”之类的大官,被官家派到保州监工屯田,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在民间颇受敬仰的护国名将——杨六郎!
许氏本就对赵惟谨敬畏不已,此时念叨闲话被人当场抓包,不禁面露紧张。
林悠然同样担心赵惟谨会怪罪许氏,上前解释:“郎君勿怪,我阿娘没有不敬之意,只因这些银杏树栽下那年,刚好是我阿娘迁来南山村之时……阿娘每每说起过往,总落不下夏日在银杏林乘凉,秋日摘了叶子泡水喝的记忆,此时难免心生不忍。”
赵惟谨微微颔首,淡声道:“无妨。”
林悠然说话的时候,他就将马停下了,静静地听完,这才夹了夹马腹,进入密林。
许氏紧张地抓住林悠然的手腕,颤声问:“军爷他可会怪罪于我?”
“阿娘放心,都说‘无妨’了,想来不会怪罪。”只是脸色忒冷些。
林悠然看着赵惟谨远去的背影,偷偷吐槽,这要放在晋江小说里,标准的冰山男主配置啊!
另一边,赵惟谨刚一入林子,就有一个长着桃花眼、一脸女相的书生迎上来。
鱼不考挤眉弄眼,道:“我方才可瞧见你跟小娘子说话了,怎么,瞧上人家了?”
赵惟谨解下马鞍,让寒霜自己在林间撒欢,顺便瞥了鱼不考一眼,凉飕飕道:“可要我给江娥去信,叫她过来?”
鱼不考笑容一僵,立马双手合十,连连告饶:“我错了,求郡公高抬贵手,小的这就圆润地滚开!”
赵惟谨淡淡一笑,转头对砍树的军士们吩咐:“不必都砍了,只砍挨近房屋这圈,余下的留着。”
也好夏日乘凉,秋日摘了银杏叶泡水喝。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