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乡村集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许氏狠狠地哭过一通,终于把积压多年的苦涩哭了出来。
抬头看到一大一小两个懂事的女儿,只觉得无比庆幸。她当即擦干眼泪,手脚麻利地开始烧温水泡黄豆。
林二丫把那一串“萝卜疙瘩”扯到林悠然跟前——没错,即使出了这么大的事,二丫都没忘了林悠然想要这个,吭哧吭哧拖回了家。
林悠然既好笑又感动。
她拿起一个“萝卜疙瘩”仔细看,想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
乍一看和白萝卜相似,只是块根没那么长,上青下白,须根较多。顶上的缨子也不像萝卜那般有裂缝,反倒类似菠菜,只是比菠菜更硬挺,叶片更大。
林悠然不禁惊喜,这就是甜菜根!在现代足以和甘蔗比肩的制糖作物!粘豆包的“最佳伴侣”!
没想到,北宋初年甜菜就传到了中原,只是人们把它当成了“萝卜疙瘩”,吃法也和萝卜类似,要么炖要么烤,没人知道这东西还能制糖!
甜菜是两年生作物,第一年长块根,第二年结种子。林家大宅种的这十几棵过了一个冬天还长在地里,八成是用来结籽的。
林悠然亲昵地捏捏林二丫的脸,笑盈盈道:“二丫小宝贝,你可真是干了件大事!”
今晚,南山村第一罐甜菜糖稀,就要从她家锅里诞生了!说不定还是大宋第一罐呢!
林二丫害羞地躲到许氏身后,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林悠然,向来麻木的小脸难得显露出生动的情绪。
许氏看着林悠然娴熟利落地处理着甜菜根,心底涌上浓浓的期盼。
长女说得没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时候的甜菜根还没经过选种改良,不像后世那么大,含糖量也不高,但在北方蔗糖昂贵、饴糖浪费粮食的情况下,熬一些还是相当解馋的。
处理起来也简单,叶片揪掉,块根洗净,伤疤、凹陷的地方用刀刃仔细挖干净,然后切成细丝或薄片。
林悠然习惯切薄片,这样阻力更大,上锅煮的时候甜菜片上上下下浮动,被沸腾的水反复冲刷,可以模拟制糖厂中机器提汁的过程。
等到甜菜片煮软了就可以捞出,包裹到细麻布里,反复挤压,挤出的汁水和锅中的糖汁倒在一起,加热熬煮。
这个时候就要控制住火候了,火太大容易熬糊,太小会使糖稀不够黏稠透亮。
林悠然足足熬了一个多时辰,天色黑透,村里的鸡鸭鹅狗都睡了觉,大锅里的糖稀才将将熬好。
十几个甜菜根,最后只熬出小小一碗浓稠的糖稀,清甜的气味飘散开来,老远就能闻见。
林二丫嘴馋地咽了咽口水,拿起一个挤出汁水的甜菜片嚼。
“那个不能吃,这才是好东西。”林悠然笑着舀了勺糖稀喂到她嘴边。
林二丫小心翼翼含到嘴里,眼睛一亮,细声细气地说:“齁甜!”
齁甜,就是比很甜还要甜。
“阿娘也尝尝。”林悠然又舀了一勺,递给许氏。
许氏摆摆手,推辞道:“我就不吃了,你们姐俩分着吃吧!”
林悠然机智道:“阿娘若不尝尝好赖,明日我怎么敢拿到集市上卖?”
许氏疑惑道:“这么一小碗,能卖出去?”
林悠然早想好了,说:“不单独卖它,蘸着粘豆包吃。买三个粘豆包送一勺糖稀怎么样?”
北宋初年,河北路因连年征战,物价比别处要贵些,菜包子三文一个,粘豆包不加馅的还要卖上两文,加了甜糯的红豆馅,怎么也要卖四文。【注】
只是,夹馅的粘豆包在这里算是个新鲜物,乡民们不一定能接受。林悠然想着,十文卖三个,再送一勺甜菜糖稀,算是促销策略。
许氏听着,只管点头。
她性子向来柔和,没什么大主意,在家时听父母的,出嫁后听丈夫的,丈夫战死后足足被林家欺压了六年。如今长女回来了,事事处置妥当,许氏顿时有了主心骨,别管林悠然说什么、做什么,她都觉得对极了。
林悠然同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