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好事情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
他们的态度让我大感意外,也使大惑不解,我问道:“你们都说是好事情,好在何处”
主管后勤工作的孙副局长说:“你是真的不知道这件事的好处所在还是在我们面前故意打马虎眼”
我当然知道他的弦外之音,但不愿当着其他副局长的面把他藏在心里的小算盘拨响,所以,我摇头道道:“我的确不知道这件事的好处何在。”
“你想想,现在地委书记兼行署专员有求于我们,只要我们帮他将他的小儿子的学习问题妥善解决了,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他提出建职工宿舍楼的要求,只要他点了头,经费自然就不用愁了”
我生气地说:“你呀,别猪八戒娶媳妇想得美。且不说谢书记是一个公私分明,从不拿原则作交易,退一步来说,就算你的小算盘能拨响,你又怎么能将他的小儿子的学习问题解决好他可是一个已经进人十八周岁的青年文盲,让他上小学,年龄太大;让他上中学,又一个字不识,你叫老师如何教”
孙副局长一听,也只好摇头叫难办。我说:“不难办我找你们商量干什么”
主管业务的胡副局长说:“我说老白呀,你连谢书记本人的意见都没有弄清楚,叫我们能商量出什么好办法说不定谢书记只是要你替他找两个家庭教师哩,那样就与我们没什么关系了”
“是呀是呀”孙副局长一听,立即附合道。“象谢困难这种情况,只能是请家庭教师来教。谢书记之所以叫你去商量此事,很可能是请你帮他们介绍一两个退休教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是你局长一个人的事了,同我们教育局的关系就不大了。”
虽然我明知是他在推卸责任,但仔细一想,他说的却并非没有道理。所以,我只好停止讨论,等弄清谢书记和史部长的意图后再作决定。
这天傍晚,我如约赶到谢书记的家里,只见他们夫妻二人早就在厅堂里等着我。我坐下来后,史部长立即为我泡茶,谢书记还破天荒地将一包红塔山牌香烟丢给我,说道:“听说抽一支烟至少要送减少一人的三秒钟的寿命,你既然想慢性自杀,我就帮你一次,将这包红塔山送给你。”
我跟谢书记虽说是上下级关系,但私交很深,在非公开埸合,我们经常开玩笑。听他这么一说,我笑道:“地委书记大人,你要帮就帮到底,要送佛就送到西天。干脆每天送给我一包算了。”
谢书记也笑了,调侃道:“你想得倒美我一年花3600多元才买你六个多小时的寿命,划不来。再说,我若送你烟,岂不是要落下一个不爱惜自己手下的干部的罪名”
我将这包红塔山装进口袋,又说道:“你这烟是不是开什么会发的要是开会发的,就不止一包,肯定有一条,你反正不会抽烟,都送给我算了”
谢书记把脸色一沉,厉声道:“什么开会发的确我最反对这种假公济私的歪板眼,你什么时侯见我拿过公家一包烟一瓶酒这是我专门买给你抽的”
史部长忙插话道:“老白,你是知道的,老谢从来不买烟,更不会给人送烟,他这次之所以破例,是有求于你,你可要小心被拉拢呀”
我笑道:“没关系,我倒以为这种拉拢以前太少了点,希望以后再多一点。而且,既然是拉拢,下的本钱就应该再多一些”
大家笑过闹过之后,开始言归正传了。我见陈榆树老汉和困难都不在,便问史部长:“困难和陈大哥都上哪里去了”
史部长说:“我让土改兄妹几个带他们出去转转,让这一对乡巴佬出去见见世面”
史部长的话音未落,谢书记便对她斥责道:“你这是什么话屁话什么乡巴佬不乡巴佬,你这是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污辱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巴佬,不照样领导你这个城里人吗我看你身上就是少了点乡巴佬的精神”
史部长见谢书记发火了,忙陪笑道:“你呀,真是太没有幽默感了,我这是玩笑话,你难道就听不出来”
谢书记说:“有你这样幽默的吗你所谓的乡巴佬就是没有文化和粗俗不堪的代名词。就算你是开玩笑,也是对陈大哥的极大的不尊重”
“你怎么不加上也是对你的那个宝贝儿子的不尊重”
我见谢书记还准备对教给老伴加以还击,忙充当和事佬,对他们说道:“你们别为这点小事打嘴巴官司了。打情骂俏也要看看埸合呀”
我的话把他们给逗笑了。谢书记说:“你这个家伙,怎么说我们是打情骂俏她把陈大哥和困难说成是乡巴佬就是不对嘛”
史部长见老伴还在“揪辫子”,只好陪着笑脸承认错误:“好了好了,是我错了行不行别在老白的面前摆你地委书记的臭架子”
我见自己的玩笑非但没有熄灭“战火”,反而有煽风点火之嫌,为了熄灭战火,只好用直接切入正题的办法对谢书记问道:“谢书记,你叫我来有什么事吗”
谢书记说:“能有什么事,还不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学习问题。你是知道我们谢家,从老祖宗开始,就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信奉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治家格言,虽说象谢玄那样的谢家宝树并不多见,但凡是谢家子孙,成为地地道道的文盲的却非常少见。但是,这种非常少见的少见者现在就出现在我们家,你说,我们能甘心么”
不等我开腔,史部长就接过谢书记的话说道:“老白,我们请你来,就是想同你商量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你是我和老谢的媒人,是我们信得过的朋友,用开玩笑的话来说,你也算是我们家的编外成员了,所以才请你来帮我们出出主意。”
我说:“其实,接到你的电话,我就知道你们找我来肯定上为了困难的学习问题。我到你们这里来之前,曾跟几个副局长扯了一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困难的年龄实在太大,在小学初级班跟班学习显然是不合适的,而插入小学五六年级也不现实。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抽调两三个教师专门给他开课,作为特殊对待。不过,这个办法虽好,但实现起来却有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学校一线老师本来就十分紧张,要抽出两三个有经验的老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要给困难开课,至少得有一间到两间房子。你们对我们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都非常清楚,不要说第一线的老师,就连文教局的干部和职工,包括我这个局长,至今仍没有一个象样的宿舍。有许多老师和干部,甚至是三世同堂,祖孙三代蜗居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危房里,谁看了都会为之落泪。宿舍问题虽然严重,但相对而言,还是可以再拖一下,只要做做思想工作,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一些中小学的教室,存在着大量危房,再不解决恐怕迟早会出人命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lvscwx.cc